不少产后的新妈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——一串或是放声大笑,就会溢出尿液来;弯腰拿个东西,就有尿液不由自主地流出;尿频等等……
什么是产后尿失禁?
骨盆底部的肌肉统称盆底肌,它像弹簧床一样承托和支持着膀胱、子宫、直肠等脏器,具有控制排尿、排便、维持阴道紧缩度等多项重要生理机能。
女性妊娠和分娩的过程均会对骨盆底的肌肉群造成不同程度的拉伤,或损伤支配肌肉的神经,引起盆底功能障碍,所以一旦咳嗽、打喷嚏、大笑增加腹压时,就可能出现漏尿。这种现象称为产后尿失禁。
剖宫产可以避免产后尿失禁吗?
很多人认为,只有经阴道分娩才会直接损伤盆底肌从而出现产后尿失禁,但实际上并非如此,因为剖宫产并不能避免妊娠过程对盆底肌的损伤。随着妊娠时间的推移,子宫重量的日渐增加,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都指向盆底肌肉,会导致盆底肌持续受压而逐渐松弛,因此即使剖宫产,也有可能会发生产后尿失禁。如果是阴道试产失败转而做的剖宫产手术,因阴道试产过程中盆底肌肉和末梢神经还可能受到更大的挤压损伤,同样会导致盆底功能障碍。所以不管是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分娩都避免不了盆底肌肉的损伤。已经有盆底损伤的剖宫产妈妈,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或治疗,就可能出现尿失禁。
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的区别在于,经阴道分娩的新妈妈在产后短时间内阴道、子宫脱垂现象较为明显,在产后一年内,比剖宫产的妈妈更容易出现尿失禁、尿频等症状。但一年后,这种差别就会消失。
约60%以上的妈妈产后盆底肌肉神经功能可自然恢复,但仍有30-40%左右产后即发生尿失禁、阴道子宫脱垂。
产后盆底康复,真正的未雨绸缪
产后盆底康复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盆底肌的能力,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,改善生活质量。我国整个女性人群的尿失禁发病率大约为30。9%。这种现象虽是轻微、短暂的,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有些患者担心不小心尿湿了裤子而不敢参加社交活动,产生焦虑和沮丧等各种不良情绪,严重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。鉴于此,产后盆底康复作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筛查、早期预防及治疗显得非常重要。
盆底康复训练,越早效果越好
产后盆底康复训练虽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,但如果不把握最佳的康复时机也会留下遗憾,产后3个月之内是最佳的“黄金时间”,尽早治疗可最大程度恢复盆底肌和神经的功能。如果已经过了产后的黄金训练期也不用急,尽快逐步锻炼起来也能促进盆底肌的康复。